思維決定行動,行動決定習慣,習慣決定性格,性格決定命運”。好的思維間接決定好習慣的養成,好習慣又能直接影響事情的結果。真正讓人與人區分開來且拉大差距的,往往不是那些可遇不可求的外力或奇跡,而是取決于你用什么樣的視角和思維去看待、分析和解決問題。本文介紹了 16 個思維習慣,可以幫助我們保持大腦清醒,做出正確的決策。本文來自編譯,希望對您有所啟發。
通常情況下,網上關于習慣的信息要么側重于改掉壞習慣(比如戒煙),要么側重于養成好習慣(比如冥想)。但除了閱讀這些習慣清單和觀看精彩的視頻外,擁有好習慣首先需要好的思維。
這就是思維習慣(habits of mind)的來源。
教授、飛行員、宇航員和來自遙遠國家的皇室成員都會保持并使用特定的思維習慣,以便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有效地運作。方法如下:
當你遇到一個復雜的問題并導致情緒迅速惡化時,一個成熟的思考者知道,通常他的即時反應不會導致最佳結果。因此,當突如其來的情緒迫使他像兩歲的孩子一樣思考時,他會退回到一個已被驗證的思維系統,這種系統通常能帶來更聰明的行為。
當我非常饑餓時,面對一個又大又多汁的漢堡和一份沒有肉的新鮮沙拉,如果要做出選擇,猜猜我要吃什么?肯定不是裝在盤子里的“草”。
這就是我們擁有大腦的原因,大腦讓我們能思考,能分辨是非。但同時,大腦也致力于一件重要的事情:為了生存。當生存模式開啟時,這往往會導致判斷力不佳。
在本文中,我們將關注 16 個著名的思維習慣,它們被植入到生活中后,將積極地改變日常決策過程。
讓我們先來看看思維習慣的定義:
思維習慣指的是一個過程,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可以利用16種方式來智能地解構一個具有挑戰性的情況,從而幫助我們在不確定的情況下找到機會。
我們甚至可以說它是一種啟發式方式,一種促使清晰思考的思維捷徑。即使你一開始不知道現有問題的答案,或者你天生就不聰明,你也能找到最優解決方案。
因為習慣這個術語指的是自動的行為?!八季S習慣”的概念旨在促使大家有一個激活良好思維模式的心理計劃,即使在生活不穩定的時候。
例如,不要因為你的幾個朋友就沖動地投資一家前途未卜的公司。你要管理自己的沖動,在行動之前先花時間考慮到所有方面。
你發了一封郵件,卻沒有在郵件中添加重要附件,在這種情況下你可能對著枕頭大喊大叫?;蛘吣阋部梢哉f:“是的,我犯了一個愚蠢的錯誤,但再也不要犯了!”然后學習如何升級自己的思維。
思維習慣的重要性在于我們常規的行動以及做決定的方式。
當情況發生時,我們通常會用一套“排練好的行為”來應對。
通常,這只是簡單的情緒反應?;蛘吒鶕^去的知識行事。但這兩種方法都不是最優的。
我們這里的想法是,把這些好的思維模式加入到情境和你通常的反應之間,在對情境作出反應之前先思考一下。因此,要防止被愚蠢毀掉你的生活,例如,在理解之前就進行判斷,大吼大叫而不是首先思考,做出草率的決定,等等。
情境和反應。關鍵的一步是拉開情境和反應之間的距離,這樣就能在做出反應之前先讓思維發揮作用。
畢竟,你不可能為所有事情都做好準備。生活是不可預測的。達到成功的狀態取決于你在不知道答案時的行為方式。當你面對一個不熟悉的情況時,你會怎么做。
這就是“思維習慣”這個概念的由來。創造這個概念的研究人員更感興趣的是幫助人們創造知識,而不僅僅是復制知識。就像一篇關于這個話題的原始研究論文中所說的那樣:
“聰明人的關鍵屬性不僅在于擁有信息,還在于知道如何據此采取行動?!薄⑸た扑顾?/span>
思維習慣的整個想法是由阿瑟·科斯塔(Arthur L. Costa)和貝納·卡里克(Bena Kallick)提出的。
他們都是批判性思維和認知領域備受推崇的教育家。
他們提出了 16 個關鍵屬性(如下文所述),基本上形成了一個思維系統,人們可以用此來解決不斷出現的、試圖阻礙我們前進的困難情況。
雖然這 16 種思考方式涵蓋了很多你可能會遇到的情況。作者還提示說,我們不應該把這視為一個人鍛煉思考能力的完整清單。這是一個不完整的列表,終身學習者應該不斷擴展它。
說了這么多。讓我們來看看這 16 個思維習慣是什么,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它們:
16個思維習慣:
1. 堅持
2. 管理沖動
3.帶著理解和同理心傾聽
4. 靈活思考
5. 思考如何思考(元認知)
6. 力求準確
7.提出問題
8. 將過去的知識應用于新情況
9. 清晰準確地思考和溝通
10. 通過各種感官收集信息
11. 創造、想象、創新
12. 用好奇心和和驚嘆來回應困難
13. 承擔風險
14. 發現幽默
15. 相互依存式思維
16. 保持持續學習的心態
1.堅持(persisting-habits-of-mind)
那些達到目標并取得成功的人都擁有一種難能可貴的特質,那就是堅持做一項任務,直到它完全完成。
相反,那些在生活、學?;驑逢犞惺』虮憩F不好的人都在做同樣的事情:他們說服自己“做不到”或“太難了”,不管是什么原因。
“堅持”是指堅持做一個任務或者朝著目標努力,直到它完成。除此之外,如果發現某件事是無效的,也要學會不固執地做同樣的事情。你會持續前進,但在前進的過程中,可能為了前進而修改最初的策略。
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堅持?
關鍵步驟:
制定一個清晰的系統和策略來解決問題。
當最初的步驟不再起作用時,修改你的策略。
定期反思自己的行動過程,以便找到更好的行動方式。
從錯誤中吸取教訓,把失敗看作是你實現目標路上的挑戰。
2.管理沖動(Managing-Impulsivity-habits-of-mind)
管理沖動是一種自我強加的延遲滿足,要給自己時間考慮所有可能的選擇。你要避免讓沖動完全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身體,要讓自己保持冷靜和頭腦清晰,以做出恰當的決策。
從理論上講,這看起來很容易。當有人冒犯了你,你應該在說話前停下來思考。但在現實中,你很難不屈服于自己的沖動。
控制沖動可能是最重要的思維習慣,因為沒有它,就沒有好的思考方式。
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控制沖動?
關鍵步驟:
當你感覺到情緒正在快速地激活你身體的每一個分子時,在行動之前,盡一切可能讓新的想法進入你的大腦。
在你完全理解一個想法、問題、目標等之前,要克制自己不去做某事。
找出你通常的觸發因素:是什么讓你的行為變得不理性?當你情緒激動時,你通常是怎么表現的?然后,想想你可以做些什么不同的事情。
3.帶著理解和同理心傾聽(Listening-with-Understanding-and-Empathy-habits-of-mind)
知識和智慧都離不開傾聽。傾聽,并真正聽到別人所說的話,是所有聰明人都擁有的品質之一。你要尊重別人的觀點,克制自己不插話。傾聽完畢后,你才有可能與他人的經歷產生共鳴。
當你能恰當地表達對方要說的話,并從他們的行為中發現線索時,才能和他們有情感上的聯系。這就是同理心你和移情。最重要的是,你克服了天生的自我中心主義。自我中心主義就是說,你無法理解除了你自己以外的任何觀點。
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帶著理解和同理心傾聽?
關鍵步驟:
當別人說話的時候,你不要專注于為自己接下來要說的話在腦海中構思草稿,而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對方說的話上。
傾聽是關于別人的,而不是關于你自己的。想想他們在分享什么?他們為什么要分享?他們現在有什么感覺?
當你在聽的時候,監控你自己的想法,并把思維引回到對方的講話中。
即使你不同意別人說的話,也要堅持聽,搞清你到底不同意的是什么。
4.靈活思考(Thinking-Flexibly-habits-of-mind)
靈活思考對于每個想要減少錯誤的人來說都是非常需要的品質。好消息是,你可以學會靈活思考,你能夠改變自己的信念,獲得新的思維模式,這是大腦的一個獨特特征。
正如亨利·福特(Henry Ford)的那句名言:“無論你認為自己行、還是不行,你都是對的?!?/p>
目前存在于你大腦中的思維模式并不是固定不變的,你可以重構它們,更改它們,或者完全刪除舊的,用新的更好的替換它們。
當你靈活地思考時,就不會自動地根據以前的經驗行事,而會考慮到當前情況的獨特性,做出正確的反應。
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靈活思考?
關鍵步驟:
在做決定之前,要考慮多種觀點和不同的信息來源。
對新思想保持開放的心態。
尋找與你的問題完全無關的不同領域,以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。
用新的思維模式取代有缺陷和不完整的思維模式。
5.思考如何思考(元認知)(thinking-about-thinking-habits-of-mind)
元認知是一種神秘的技能,它能讓你脫離自己的身體,從遠處觀察自己。當這種情況發生時,你會思考自己的想法。這樣你就能夠識別自己知道的,不知道的,和不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(unknown unknowns,未知的未知)。
所謂思考如何思考,指的是花時間去思考自己通常是如何思考的,為什么你會這樣想,并確定哪些是可以改變的。
整個評估過程可以讓你調整自己的心理過程,在未來做得更好。當你思考自己的想法時,就能修改自己的思維系統。這是實現更好決策的重要前提。
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元認知?
關鍵步驟:
定期安排與自己獨處和對話的時間。是的,你需要和自己的大腦進行一對一的會談,談談最近的情況,并解構自己的想法。
創建一個決策日志,記錄自己的決策過程,包括你對目前情況的看法以及你認為會發生什么,也就是你的預測。然后,安排時間來反思你之前的決定和當時的思考過程。
6.力求準確(striving-for-accuracy-habits-of-mind)
創造卓越成果的愿望是推動世界前進的動力。力求準確就是擁有一種永不滿足的追求卓越的動力。無論你做什么,都可以力求正確的行為和專業的工藝。
雖然追求完美有時會阻礙進步,但是你可以在“你認為偉大的事情”和“你現在能做的事情”之間找到平衡。這意味著你要盡目前所能,盡你最大的努力去創造卓越的結果。盡管你在當下達成的結果可能不會像你希望的那樣,也要繼續堅持,不斷完善自己的工作。
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力求準確?
關鍵步驟:
要有動力去完成高質量的工作。
定義高質量對你的意義。你認為這對其他人意味著什么?(關于這一點,我推薦閱讀《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》)
時常審查你的標準,并根據周圍發生的變化更新這些標準。
持續完善你的思維模式和工作方式,以達到盡可能高的標準。
把你自己當成一個匠人,一個永遠追求完善的人。
7.提出問題(Questioning-and-Posing-Problems-habits-of-mind)
提問是觸及問題核心的重要工具。我們人類有這種獨特的能力,能夠區分我們知道的和我們需要知道的。這一切都是通過在頭腦中提出問題,然后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來實現的。
如果你從表面上接受一切,例如不要質疑事物,不要有批判性的思考過程,那么你永遠不會前進。你會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做出簡單的反應。
例如,你可能想問這樣的問題:“如果地球是平的,我應該能看得很遠,對嗎?那為什么天氣好的時候我看不到最高的建筑呢?”
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可能也有類似的問題困擾著他,而畢達哥拉斯最早提出了地球是球形的。
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學會提出好問題?
關鍵步驟:
問自己問題。
問一些批判性思維的問題。
向別人提問可以更好地理解問題。
問一些假設性的問題。例如:
(1)“如果.....,你認為會發生什么?”
(2)“如果這是真的,那么....會發生什么?”
8.將過去的知識應用于新情況(Applying-Past-Knowledge-to-New-Situations-habits-of-mind)
當面對新出現的問題時,把過去的解決方案拿過來,為新問題量身定制一下是解決問題的最快方法。畢竟,如果你可以利用過去的經驗來掃除障礙,為什么要浪費時間研究一個問題呢?
我們從自己和他人的經驗中學習的能力,是處理新問題和復雜問題的必要工具。
這里的想法是,當遇到新問題時,要學會根據你的經驗進行類比,即使它們與當前問題沒有直接關系也沒關系,這樣你就有可能找到更好的前進方式。
例如,當我寫作卡住的時候,不會讀更多關于同一主題的書,而會打開我的筆記,讀一些完全不同領域的東西。然后,我會想如何將這些內容與我當前的主題聯系起來,這讓我的寫作變得更有趣、更吸引人。
如何將過去的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新情況中?
關鍵步驟:
不要把不同事件看成相距遙遠的島嶼,而要養成在不同想法之間建立聯系的習慣。
面對問題時,不要像對待一個全新的任務一樣對待它,而要問問你自己,“這個任務和我過去做的事情有什么相似之處?”
從過去的經驗中建立聯系,并將部分解決方案應用到當前的情況中。
向他人學習。閱讀不同作者、不同領域的書籍,這將擴大你的想法池,提高走上正確道路的可能性。
9.清晰準確地思考和溝通(Thinking-and-Communicating-with-Clarity-habits-of-mind)
良好的思考自然會導致良好的溝通。遠離不必要復雜性的能力將使你的生活不那么復雜,并將幫助你以極大的準確性進行思考。此外,你和他人之間的交流也將會得到改善。你們不會無休止地討論不重要的細節,而會在主要問題上達成一致,然后繼續前進。
當一個人擅長清晰準確地思考和溝通時,你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其要表達的內容。這個人說的話就像外科醫生的手術刀一樣鋒利。
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清晰而準確地運用思維和進行溝通?
關鍵步驟:
學會過濾。提煉出不重要的細節,關注核心問題。
避免泛化。使用清晰的語言。
清晰的思維會導致清晰的寫作和話語。如果你不能用簡單的詞匯表達一個想法,那說明你對這個概念還不夠了解。
10.通過各種感官收集信息(Gathering-Data-through-All-Senses-habits-of-mind)
我們不僅通過聽到和看到的內容獲取信息,還會使用所有的感官通路收集數據。這也正是通過所有感官收集信息的意義所在,這意味著“停下來觀察我所看到的,聽我所聽到的,注意我所聞到的,品嘗我所吃到的,感受我正在觸摸到的東西?!?/p>
如果我們考慮事物的所有特征,就能對它有更多的了解。面對一個食物時,除非你聞它或者品嘗它,否則無法確定其是否是好的。當你運用起所有的感官:視覺、聽覺、嗅覺、味覺和觸覺時,你的決策會變得更好。
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各種感官收集信息?
關鍵步驟:
通常我們面臨的問題是抽象的,例如,我們需要弄清楚如何增加銷售額。在這種情況下,把問題具體化??紤]潛在買家在面對產品時的感受和行為。
當你陷入困境時,繼續朝著一個長期目標努力。當你達到你的目標時,想象一下自己的未來,你的生活將會是什么品味呢?這可以讓你繼續前進。
奧利弗·伯克曼(Oliver Burkeman)在《四千周》一書中的一個有趣練習:去博物館,選一幅畫或雕塑,連續看三個小時。
你的生活是你創造的產物,與你所做的決定緊密相關。
想象一下自己的生活應該是什么樣子,并想出一些有創意的方法來實現它。
創造力不是天才的專利。許多人因為認為自己沒有創造力而折斷了創新的翅膀。但是創造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,通過練習,你會變得很擅長創造。
對反饋持開放態度,不要讓批評影響你的情緒,而要使用反饋來進行迭代和不斷前進。
無論年齡大小,都要保持好奇心。正如我在前段時間的文章中所寫的那樣,好奇心遠比聰明好。
業余人士和專業人士之間一個顯著的區別是,專業人士在面臨挑戰時看到的是機會,而業余人士則看到的是放棄的理由。
把困難看作改善生活的機會。
在心智模式、批判性思維策略和資本方面下功夫,防止自己出于逃離不利情況的迫切需要而下賭注。
偶爾,把自己置于一個你不知道結果會怎樣的環境中,這將讓你的思維更加有韌性。
冒值得冒的險,在賭注種思考。要意識到事情還沒有過去,它們是灰色未知的。
在你要做決定的那一刻,問自己以下一系列問題:“對于我的每一個選擇,十分鐘后的結果是什么?十個月后的結果是什么?十年后呢?”
你不必容忍不快樂的事情。你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積極的人在一起。天生幽默的人經常微笑。
用幽默調節情緒是應對生活困境的有效策略。當你面對不愉快的情況時,花點時間從幽默的角度重新看待問題,也就是說,面對困難時笑一笑。
照顧他人?;〞r間和你關心的人在一起。
人各有不同。你的朋友不一定和你有相同的興趣,但這不應該阻止你去尋找其他志同道合的人群。
你可以通過別人的反饋來改善自己的思維,但不要在思維上完全依賴他人。決定要自己來做。
投資書籍。你可以建立一個小書庫,或者加入致力于持續學習的在線門戶網站。
和那些有成長動力的人在一起,尋找有成長心態的人。
體驗新事物并從中學習?;c時間回顧你的錯誤并做出調整。
對那些與你感興趣的領域無關的新信息保持開放的心態。
當你不知道的時候,要謙虛地承認。
幫助人們避免無效思考,以更聰明的方式行事。
為新鮮的想法留出空間,這些想法可以帶來創新和原創的解決方案。
幫助你擺脫墨守成規的思維,陷入消極的心態。
鼓勵在行動前思考,并考慮后果。
促進反思和持續成長。
11. 創造、想象、創新(Creating-Imagining-Innovating-habits-of-mind)
“創造、想象、創新”的屬性在于找到不同于“常規”的解決方案,提出新的原創想法,想象替代方案。說白了,就是朝著如何創造更美好未來的方向思考。
因為,畢竟世界是不斷優化的。人們并沒有試圖把事情變得更復雜,而是正在盡一切可能減少摩擦,改善自己和他人的生活。
這種思維模式適用于對現狀感到不滿,并不斷努力改善未來的人們。
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運用“創造、想象和創新”過程?
關鍵步驟:
你的生活是你創造的產物,與你所做的決定緊密相關。
想象一下自己的生活應該是什么樣子,并想出一些有創意的方法來實現它。
創造力不是天才的專利。許多人因為認為自己沒有創造力而折斷了創新的翅膀。但是創造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,通過練習,你會變得很擅長創造。
對反饋持開放態度,不要讓批評影響你的情緒,而要使用反饋來進行迭代和不斷前進。
12.用好奇心和和驚嘆來回應困難(Responding-with-Wonderment-and-Awe-habits-of-mind)
高效的人除了擁有“我能”的態度,還擁有“我喜歡”的態度。他們行動時不僅滿懷熱情,而且還帶著一絲興奮。
表現一般的人通常會避開需要學習的問題,或者是他們當前技能范圍之外的問題。當挑戰出現時,他們會停止工作。
當有問題需要解決和遇到學習新學科的機會時,高效的人會欣喜若狂。
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用好奇心和和驚嘆來回應困難?
關鍵步驟:
無論年齡大小,都要保持好奇心。正如我在前段時間的文章中所寫的那樣,好奇心遠比聰明好。
業余人士和專業人士之間一個顯著的區別是,專業人士在面臨挑戰時看到的是機會,而業余人士則看到的是放棄的理由。
把困難看作改善生活的機會。
13.承擔風險(Taking-Responsible-Risks-habits-of-mind)
盡管新事物讓我們感到害怕,不管怎樣,我們還是應該做更多新事情。高回報并不是隱藏在我們所知道的事情中,而是隱藏在我們不知道會發生的事情中。關鍵是要做出深思熟慮的決定。如果在最壞的情況我們失去的也能承受,那最好是去嘗試一下。失敗的代價越大,我們就越應該謹慎。
正如《原子習慣》(Atomic Habits)一書的作者詹姆斯·克利爾(James Clear)所寫:“你的成功取決于你所承擔的風險,而你的生存取決于你所避免的風險?!?/p>
在兩者之間有一種平衡,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,那就是你需要有堅實的基礎(比如思維系統、銀行存款、特殊技能),以避免自己做出令人絕望的決定。如果你極度渴望某樣東西(比如金錢、崇拜、名譽),那么這些東西很可能會導致你做出錯誤的決定。
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出風險決策?
關鍵步驟:
在心智模式、批判性思維策略和資本方面下功夫,防止自己出于逃離不利情況的迫切需要而下賭注。
偶爾,把自己置于一個你不知道結果會怎樣的環境中,這將讓你的思維更加有韌性。
冒值得冒的險,在賭注種思考。要意識到事情還沒有過去,它們是灰色未知的。
在你要做決定的那一刻,問自己以下一系列問題:“對于我的每一個選擇,十分鐘后的結果是什么?十個月后的結果是什么?十年后呢?”
14.發現幽默(Finding-Humor-habits-of-mind)
生活,如果沒有笑聲,將是一場相當無聊的經歷。要學會在日?;顒又袑ふ矣哪?,在荒謬和意想不到的事情中尋找樂趣。與其不斷地批評自己,不如偶爾自嘲一下。
“笑”被證明是壞心情和壞想法的解藥,笑的行為可以增加你的氧氣攝入量,刺激你的心臟和肌肉,增加大腦釋放的內啡肽。換句話說,笑是很有用的。
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尋找歡樂?
關鍵步驟:
你不必容忍不快樂的事情。你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積極的人在一起。天生幽默的人經常微笑。
用幽默調節情緒是應對生活困境的有效策略。當你面對不愉快的情況時,花點時間從幽默的角度重新看待問題,也就是說,面對困難時笑一笑。
15.相互依存式思維(Thinking-Interdependently-habits-of-mind)
人類是社會性動物。當我們被他人圍繞時,會更加茁壯地成長。我們需要處在一個團體,成為團隊的一部分。
相互依存的思考是關于合作的,我們需要被傾聽的感覺,我們也希望幫助他人改善生活。這是一種需要開放地接受來自他人的反饋,并利用反饋不斷前進的品質。
“如果你想走得快,就一個人走;但如果你想走得遠,就和他人一起前進”,這句話流傳甚廣,并非巧合。
如果你身邊都是聰明人,如果你愿意通過給予和接受為團隊的發展做出貢獻,你就會到達更高的高度。
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相互依存的思維?
關鍵步驟:
照顧他人?;〞r間和你關心的人在一起。
人各有不同。你的朋友不一定和你有相同的興趣,但這不應該阻止你去尋找其他志同道合的人群。
你可以通過別人的反饋來改善自己的思維,但不要在思維上完全依賴他人。決定要自己來做。
16.保持持續學習的心態(Remaining-Open-to-Continuous-Learning-habits-of-mind)
一個人“不斷學習的意愿”可能是TA超越常人最重要的因素。持續學習是指當你不知道的時候要保持謙遜,并激勵自己學習新的科目。
畢竟,生活中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。你在學校里學的東西可能對現實生活來說根本沒用。事實上,你上周學到的東西很有可能已經過時了。
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開放的心態持續學習?
關鍵步驟:
投資書籍。你可以建立一個小書庫,或者加入致力于持續學習的在線門戶網站。
和那些有成長動力的人在一起,尋找有成長心態的人。
體驗新事物并從中學習?;c時間回顧你的錯誤并做出調整。
對那些與你感興趣的領域無關的新信息保持開放的心態。
當你不知道的時候,要謙虛地承認。
你總是可以選擇等待。也就是說,你可以等待別人教你如何改進自己的工作,等待反饋,等待機會。你可以等,等,再等……
或者,你可以把事情掌握在自己手中,把自己的軌跡朝著積極的方向改變。你可以創建一個思維系統,一個能讓你更好地發現自己判斷中的錯誤,并在別人只看到消極一面的時候找到機會的框架。這就是上述心理工具對你有所幫助的地方。
這16個思維習慣的好處很多。這些都是經過時間考驗的思考方式,同時它們也為你的大腦和思維能力逐步改善創造了條件。當你面臨困境時,大腦會傾向于一流的思維模式。
更具體地說,我個人認為這 16 個思維習慣的好處是:
幫助人們避免無效思考,以更聰明的方式行事。
為新鮮的想法留出空間,這些想法可以帶來創新和原創的解決方案。
幫助你擺脫墨守成規的思維,陷入消極的心態。
鼓勵在行動前思考,并考慮后果。
促進反思和持續成長。
有人認為“偉大的思想家之所以有好的想法,是因為他們生來就有洞察力”,這種說法是不對的。他們之所以能做出正確的決定,是因為能不停地改進自己的思維。
這樣的人有無窮無盡的好奇心,對未來充滿希望,不糾結于過去,有動力讓事情變得更好。他們不僅有良好的日常習慣,也要堅持培養良好的的思維習慣。
我希望讀者能花點時間好好想想思維習慣,并設法將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。
“也許當我們不再知道該做什么時,就開始了真正的工作;當我們不再知道該走哪條路時,就開始了真正的旅程。不受挫折的頭腦是不夠強大的,受阻的溪水才會一路高歌?!薄獪氐聽枴へ惾穑╓endell Berry)
網站建設咨詢
在線溝通,請點我在線咨詢
建站咨詢熱線:
0543-3212760
售后電話:
0543-3212760